关闭
参展范围

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现状、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污水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必然趋势


污水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法、生物法等手段,去除工业废水、生活污水等污水中的污染物质,使污水的水体能够达到排放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。

污水处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污水处理,包括工业废水的处理和生活污水的处理;二是污泥处理,是指针对污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进行填埋等处理;三是污水再回收利用,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,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,满足某种使用要求,可以进行有益使用,属于污水的深度处理。

图表1:污水处理产业主要环节分布

2)污水处理行业产业链剖析:各环节专业分工

污水处理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各类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材料的供应,包括污水排放管网、污水处理药剂、水质监测设备以及污泥处理设备的生产制造;中游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营管理,目前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方式主要有BOT、TOT、DBO以及委托经营等;下游主要是中水回用、污泥处理等污水处理末端市场。

图表2:污水处理行业产业链

在上游领域,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材料供应代表企业有海普欧环保、杰豪环保、清水源泰和科技、赛默飞、先和环保、正达环保等;在中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领域,代表企业有北控水务、首创环保、重庆水务、碧水源、国中水务、博天环境瀚蓝环境、金达莱、大禹节水等;在下游市场,代表企业有启迪桑德、国联环科、中科博联、光大水务、兴蓉环境、孚日股份、中拓环境等。

图表3:污水处理行业产业链全景图

2、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: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

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主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:1923年上海北区建成第一座污水处理厂,中国开始自行投资兴建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;进入20世纪80年代,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,污水处理行业得到初步发展;2002-2014年,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全面发展期,全国城市污水处理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;2015年以来,“水十条”在全国各地贯彻落实,各部门持续推出相关政策,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、完善污水处理价费机制、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污水处理行业规模快速上升。

图表4: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

3、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政策背景:政策加持,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

2021年6月,国家发改委、住建部联合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》,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时期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主要目标、重点建设任务,以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。2022年1月,生态环境部联合五部门印发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(2021-2025年)》,聚焦农村污水治理、黑臭水体整治等重点工程,为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有力支撑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污水处理重点任务在于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、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、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发展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。相关规划汇总如下表所示:

图表5:截至2023年2月国家层面污水处理行业规划汇总(一)

图表6:截至2023年2月国家层面污水处理行业规划汇总(二)

4、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
——中国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
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,居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,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,自来水的普及,卫生洁具、洗衣机、沐浴等设施也走进平常百姓家,使得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,同时,由于化肥的大量应用,减少了传统农家肥的使用,造成农村生活污水失去了重要消化途径。

据住建部公布数据显示,2016-2021年,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提升,2021年,污水排放量达到1081亿立方米,同比增长6.8%,其中,城市、农村、县城污水排放量分别为625亿立方米、347亿立方米、109亿立方米。

图表7:2016-2021年中国污水排放量变化情况(单位:亿立方米)

注:农村污水排放量统计范围为建制镇、乡、镇乡区域年生活、生产用水量及村庄全年生活用水量。

2)中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

近年来,国家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,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,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包括新建污水处理厂及对老旧处理厂进行扩容改造等项目,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数量逐年增加,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。

据住建部统计数据,2021年,我国污水处理厂超过2万座,同比增长13%;其中,建制镇共有污水处理厂约1.3万座,城市、县城分别有污水处理厂2827座、1765座。